索引號 : 76413130X/2024-24798 文 號 : 無
主題分類: 政務公開 發文單位: 咸寧市商務局
名 稱: 關于對市政協六屆三次會議第078號提案的答復 發布日期: 2024年09月29日
有效性: 有效 發文日期:
予以公開 ??????????????????????????????????????????????????????????????????A
?
關于對市政協六屆三次會議第078號提案的答復
?
?余昌軍??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搭建本土政府電商平臺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非常感謝您對我市電商平臺發展的關注和支持。深入探究了搭建咸寧市本土政府電商平臺的建議,以下是對您建議的詳細回復:
一、深入市場調研,做好電商平臺投資的回收規劃和測算。
搭建一個本地政府電商平臺的投資成本和后期維護成本會因多種因素而異,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投資成本方面:
?1.?技術開發成本:如果選擇自主開發,組建一個技術團隊,包括前端開發工程師、后端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產品經理等,人員工資和辦公成本是一筆較大的支出。如果選擇外包給開發公司,價格可能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甚至更高,取決于功能的復雜程度和定制化需求,一般在 10 - 50 萬元之間。
2.?服務器和域名成本:服務器的租賃費用每年大約在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域名的注冊和續費每年幾十元到幾百元。
3.?設計和用戶體驗成本:包括平臺的界面設計、交互設計等,聘請專業設計師或者設計團隊,成本在 2 - 10 萬元左右。
?(二)后期維護成本方面:
1.?服務器維護成本:包括服務器的硬件維護、軟件更新、安全防護等,每年大約 1 - 3 萬元。
2.?技術人員維護成本:如果有專門的技術團隊進行維護和功能更新,人員工資支出每月可能在 2 - 5 萬元左右;如果選擇外包維護,根據工作量和維護要求,每年費用在 5 - 10 萬元左右。
3.?內容管理和運營支持成本:包括商品信息更新、客戶服務、數據分析等,每月可能需要 1 - 3 萬元。
以上只是調研的一個大致的估算,實際成本會根據我們政府的具體需求、市場定位、業務規模和運營模式等因素有很大的不同。
二、搭建政府電商平臺的是否可行性。
電商平臺通俗講就是一個線上的商城,同樣的道理,線下商城就商業綜合體、商超。對于這樣的商超政府不是市場主體不可能出資建設,但會是以項目補助,讓市場主體投資建設、經營,政府通過優惠政策給予獎勵、補助,用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投入。
首先,技術層面的挑戰不容忽視。搭建一個穩定、高效、安全的電商平臺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和持續的維護投入。平臺搭建了,還需有固定的運維費用,得有一批專業團隊,平臺也得持續更新迭代,這些都會是政府的后期成本,然而,咸寧市任何一個政府部門在電商平臺技術方面的人才儲備相對薄弱,難以支撐起一個大型電商平臺的運營。同時,電商平臺的維護成本也相對較高,就以最低測算每年大概也需?84萬元,對于地方政府來說,這無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其次,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當前,國內電商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各大電商平臺之間競爭激烈。咸寧市本土政府電商平臺在品牌知名度、用戶基數、資金實力等方面都難以與主流電商平臺抗衡。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從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難度極大。
再者,用戶習慣和消費心理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咸寧市本地居民在購物時更傾向于選擇傳統的實體店或知名的電商平臺,對于本土政府電商平臺的信任度和接受度較低。這種消費心理的轉變需要時間和大量的宣傳推廣才能實現,而這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搭建咸寧市本土政府電商平臺在當前階段具有較大的難度。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電商領域的發展。相反,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結合咸寧市的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探索更加適合本地區的電商發展模式。例如我們通過加強與現有電商平臺的合作、推動電商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等方式,促進咸寧市電商產業的健康發展。
咸寧方片互動網絡有限公司開發推出地方性綜合服務電商平臺“本地玩APP”。平臺以智慧支付為基礎,以社區為單位建立線上線下連接點,提供生鮮到家、商品團購、外賣服務、社區信息娛樂、本地商戶消費一站式服務,為實體商家實現新零售轉型、外賣配送、閃購、到店核銷、商品團購、社區信息娛樂等本地商家消費一站式服務。截至目前,“本地玩”入駐咸寧本地商戶 2000余家,支持線下掃碼支付600余家,萬達商圈、同惠商圈、金誠購物廣場、光谷廣場、九重錦、潛山商業街已入駐聯盟,其中萬達、同惠、金誠購物廣場入駐聯盟商戶數達到60%以上。
咸寧日報傳媒集團旗下的國家級高新企業湖北南楚網絡傳媒有限公司基于精準扶貧開發“咸寧e購”電商平臺。2019年底開發測試,2020年8月正式上線運營,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咸寧e購”上線運營以來,得到了咸寧市各地各部門的關注和支持,是咸寧市總工會全市職工愛心消費扶貧購物平臺,被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授予“咸寧市消費扶貧專平臺”的稱號。截至目前,有50多家咸寧商戶、300多個品種入駐“咸寧e購”平臺,產品涵蓋六個縣市區和咸寧高新區,后續還有許多商家正在陸續入駐之中。
湖北億代爾樂食品有限公司和湖北一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淘醉咸寧”智慧商務平臺,于2020年6月正式對外運營,目前公司管理團隊及員工48人,對外投資實體產業項目1000多萬元。公司按照平臺+實體融合發展模式,經過三年的創新創業發展,已經形成4+1+1+1格局。目前,在咸寧市城區設立4家實體店,一個約1000平方米倉儲式自建直營店已開業,全面打通 832 平臺商家之間農產品互推銷售渠道,大力推廣本地鄉村振興農產品品牌,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正式開啟訂單式種植加工生產與銷售。
通山直播基地開發的為用戶提供通山地域特色產品的購買平臺“土老冒商城”,用戶可以通過小程序瀏覽土老冒優選店鋪,購買各種產品,平臺已成功吸納她他品、土巴爺、唐老農、陽春園、阿湯嫂、趙李橋等57家通山及周邊縣市企業入駐平臺,展示的特色產品達到 200多種。
嘉魚供銷富德農產品供應鏈有限公司打造“富德供銷優鮮”電商平臺,該平臺已成為嘉魚縣首家從田間地頭直達買家餐桌的線上線下結合的電商平臺,按照“農戶+合作社+公司”的運作模式,實行產品一站式對接,減少流通環節,同時,采取實體店與電商雙管齊下的方式銷售,一并滿足傳統消費群體、網購消費群體的需求。目前,該平臺已上線糧油、小龍蝦、水果、蔬菜、蛋禽肉等50多個嘉魚縣農副產品。
赤壁市本地自建的有綠購優選、赤壁優選、陸水巴巴、赤壁生活、大德和官方商城淘茶網、瀾馨惠農生鮮優選、指尖赤壁等7家本地平臺。
三、培養電商平臺人才。
培養電商平臺人才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要加大投入和努力,不斷優化和完善培養體系,為電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開展常態化電商培訓,既要擴大培訓對象的覆蓋面,又要有針對性的制定培訓課程。培訓對象要涵蓋農村電商從業人員、返鄉能人、退伍軍人、殘疾人、應屆畢業生等,促進社會各方面人士運用電商創業就業。
今年5月市商務局聯合市委共青團、市農業農村局、市委網信辦、市文旅局、市郵政管理局、市供銷社相關部門在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成功舉辦了直播電商大賽,賽前進行培訓,以訓促賽。培訓為期2天,共培訓50人次。6月商務部門組織電商從業相關人員參加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大講堂線上直播課程。各縣市區也在積極培訓本土電商人才,赤壁市開展規范制式化創業培訓和公開公益的電商普及應用基礎培訓以及線上公開免費課培訓,累計培訓5000多人次,其中專業電商崗位創業培訓1000余人次。在康華物流園舉辦“農村寄遞電商物流”培訓,共計35人。咸安區針對不同層次的人才需求,聘請電商專業講師以及經驗豐富的電商從業人員授課。截至目前,共開展電商宣講班、電商零基礎班、電商提升班、鄉鎮專題班、抖音班、新媒體班、職業培訓班等電商培訓班26期,免費培訓電商人才7000余人次。與湖北科技學院聯合開辦院校專題培訓班4期。同時依托區電商中心、“文創空間”等電商基地建設,吸引零點商貿、藝竹情、信里茶葉、欣辰農業等100余家優質電商企業入駐孵化。嘉魚縣今年舉辦了抖音短視頻運營技能培訓,組織50名電商從業人員參加。崇陽縣則通過電子商務進農村國家級示范縣項目,引入第三方專業人員為我縣電商工作培育人才。培訓目標,要求三年內培訓3000人次,服務企業和個人不少于1500人次。培育10名電商創業帶頭人,新增10名本地優秀主播,培養3-5名本地講師,目前正在穩步推進中。縣里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有2所培訓學校,有電商直播基地、路演大廳、培訓教室,硬件設施較為完善。與湖北經濟學院、湖北科技學院合作成立電商實踐培訓基地,開展學研結合,并有定向的師資力量,有效促進學員知行合一,提高培訓效果。通山縣利用直播基地設立培訓中心,為學員提供專業化實躁、實踐培訓,幫助本土電商團隊提升技能水平,并與湖北科技學院、通山職教中心、九歸曜職校等達成校企合作,成為院校的實習實訓基地,提供對口就業崗位,支持對外營銷及本地生活服務。
四、加強電商平臺的市場推廣。
加強本土電商平臺的市場推廣是我們在當前數字化時代的重要任務。為了增強我們平臺的吸引力和市場份額,各地采取一系列創新的策略來推動市場推廣。
1.強化本地電商平臺與省外平臺的對接。挑選符合市場需求的“拳頭產品”、“網紅產品”、“爆款產品”對接至咸安開放窗口(廣州咸安館、張家口咸安館、天津咸安館)。截至目前,已在張家口館上架生甡川茶、雷竹筍干、桂花系列食品、蓮子系列等產品45款,廣州館上架賀勝雞湯、富硒大米、姜茶、茶葉系列、桂花食品系列等產品54款,天津館上架桂花系列、磚茶系列、賀勝雞湯、竹筍等產品42款。連線開展線上線下互融互通銷售。
2.積極策劃節慶活動發揮平臺融媒體影響力。指導電商網商協會、電商企業在“6.18”“雙十一”等電商購物節上積極策劃營銷活動,舉辦各類促銷活動,如節日特惠、限時搶購、優惠券發放等,吸引消費者關注和參與。積極指導電商企業與各行業知名品牌、廠商建立戰略合作,引入優質商品和服務,豐富平臺品類,提高平臺競爭力。同時與物流、金融、第三方支付等相關企業合作,提升整體業務鏈條的效率。5月在赤壁舉辦的2024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助力鄉村振興(湖北)暨湖北省農產品產銷對接幕阜山片區行活動中,組織市總工會開展職工愛心消費在“832平臺”消費1.8萬元,累計愛心消費共135萬元,及活動期間現場推介和屏幕廣告電商產品,現場銷售32萬元。活動開展情況登錄在新華網、央視農業頻道、農民日報、湖北日報、湖北新聞、長江云、壟上頻道、咸寧日報、云上赤壁等知名媒體平臺,累計宣傳報道30余篇。
3.創新宣傳營銷服務方式。通山縣專門為“通山有禮”電商平臺量身設計了送禮服務功能,客戶下單購買商品后生成禮品劵,禮品劵可贈送朋友,朋友可再贈送其他人或儲存在卡包,隨時填寫收貨地址立即發貨;充分整合本地的自媒體資源,與包坨網、暢游通山等自媒體合作,利用短視頻宣傳、社群營銷、微信群招募團長等方式推介銷售;通過戶外廣告、燈箱廣告、車身廣告等,實現掃碼就能好禮到家,提供更實惠、更快捷的服務。
4.制定精準營銷推廣策略。采用社交媒體廣告、搜索引擎優化、內容營銷等方法吸引用戶關注,定期組織限時特惠活動、新品發布活動、優惠券活動等,增加用戶參與度和購買欲望,促進銷售;不斷收集用戶反饋意見,改進小程序的界面設計、購物流程和服務體驗,讓用戶感受到便捷、愉快的購物體驗,通過數據分析工具分析用戶行為,制定個性化推薦方案,向用戶展示他們可能感興趣的商品,提高轉化率;建立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及時解答用戶問題,處理投訴,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保持用戶滿意度,不斷優化用戶體驗,使“土老冒商城”可以更好地服務用戶,提升平臺的知名度和用戶量及銷售業績,夯實品牌地位。
5.整合各方力量為本土電商平臺助力推廣。3月份咸寧城發集團成立了咸安市城發大數據產業有限公司,公司能夠為本土電商產業運轉及政府電商平臺的組建提供數字化的技術支撐和安全保障,提升平臺及企業的數字化服務能力。持續提升網絡覆蓋,保障電商用網需求。2024年,全市新建5G基站386個,累計建成5G基站5622個,實現了市縣主城區、工業園區、重點鄉鎮和行政村等區域5G網絡信號全覆蓋和主城區千兆光纖全接入,為本土電商平臺提供高速可靠的網絡支撐。咸安區政數部門也密切與區聯通公司、咸安區經濟開發區聯系,積極推動聯通鄂東南云智數據中心項目建成投產,為數字經濟發展構建通信底座;加快“數化咸寧”建設,做好“智慧咸安”項目,完善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通過“咸安微家園”擴大本土電商企業的宣傳,覆蓋全區14個鄉鎮(街道),力爭注冊人數 18萬人,接入本地電商企業“淘醉咸寧”,強化電商平臺市場推廣和應用。
?
??????????????????????咸寧市商務局
??????????????????????2024年7月19日
?
主管領導??毛爾根????????聯 系 電 話?8218919
經辦人姓名??石??琳 ???????聯 系 電 話?8218921
郵政編碼??437100?
抄送:市政協提案委員會(1份)??
??市政府政務督查室(2份)